陈艳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卟啉与酞菁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卟啉酞菁学会会员(SPP member)。曾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第十三、十六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省级特等奖指导教师,山东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学校本科教学创新奖、劳动模范、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用心做好教书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授我经纶,启我求真。这是学生的信念,也是陈艳丽老师的情怀与担当。从教数十载,陈老师始终以身作则,把教育培养学生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她一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的爱与责任,努力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她常说,“老师在教学上的每一份投入,学生都能感受到,教书育人这件事一定要用心去做。”
2015年陈老师被引进到校,一入校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接手了材化1502班。一帮一,找榜样,和老师沟通,与学生谈心。陈老师细致耐心、循循善诱,在班内组建学习小组,由各种层次、擅长不同学科的同学相互融合,形成了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风气。学生邢传旺回忆,“大一第一次班会,陈老师便对我们说她有教无类,无论差学生还是好学生都一视同仁,四年来陈老师确实如此,关心关爱着每一位学生。”平时,找陈老师倾诉班级或个人困难的同学很多,而她无论分内分外都积极想办法解决,与成绩落后的学生谈心到深夜、帮助考研的学生多次联系导师、为偏科的学生梳理知识网络忘记吃饭……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材化1502班最终成长为五个“全校第一”的学霸班级:发表学生为第一作者SCI收录科研论文全校第一,班级成员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全校第一,班级成员累计申请发明专利全校第一,班级保研率全校第一,班级科研创新类破格保研人数全校第一。从一个平凡而普通的班集体,到一个优秀的榜样团队,其中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份成绩,都浸透着陈老师的汗水和辛劳。
认真践行科研育人
“我们生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切愿意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终将可以如愿以偿!” 2006年,刚刚博士毕业的陈艳丽拿到第一个国家基金面上项目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话。多年来,陈老师在科研的道路上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这份勤奋与执着激励感染着广大师生。
在谈及自己的经验时,陈老师提到,“老师不仅要稳健地走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还要把所思所想辐射给身边的学生。”学生们都说,陈老师一直是实验室里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人,甚至周末、法定节假日她也都会去办公室。身教胜于言传,陈老师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示范、告诫着学生什么是勤奋。她的执着、担当与奉献也为青年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作为研究生导师,陈老师精心投入、兢兢业业,先后指导多人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及硕士毕业论文。作为2名本科生的学业导师,她坚持指导学生进行大创训练, 2名学生均通过学校科技创新答辩破格保研成功,其中王向阳同学为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在SCI二区TOP期刊发表。作为本科生班主任,她为学生确立难度适中而有价值的课题,带着学生走进自己的实验室,每天在实验室陪伴学生学习。 理学院刘珊珊本科期间在陈老师课题组学习了两年,从大学生训练计划到毕业论文,陈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让她印象深刻。她说,“陈老师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每当面对学业上的困难时,是陈老师的鼓励和安慰给了我信心和勇气。通过参与科研让我对无机化学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坚定了我继续考研深造的决心。”陈老师依托“泰山学者”科研创新团队优质的科研资源平台,以大创项目为载体,通过课上引导与课下指导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她所带的班级全员参加大创,申请大创等科技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近三年,陈老师指导本科生累计21人次发表学生为第一作者SCI收录科研论文6篇, 17人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2017-2019年连续3年指导的本科生有5人通过校科研创新答辩破格保研成功,多名同学因为科研加分和大创项目成绩斐然,获得额外保研资格。
扎实推动教改育人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春风化雨的教诲,为传播知识,为培育真人,为真理,为自强。陈老师常说,“好的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一直以来,她都十分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将课程与思政相结合,形成了“教学内容讲政治、教学方法讲科学、教学手段讲故事”的独特教学模式。
面对“在高度信息化的课堂,如何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这一问题时,陈老师谈到,“重要的是让学生能自然接受,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陈老师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在每一章节课程中都设置“思政要点局”,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帮助学生将良好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如在《能源化学》这门课程的讲授中,陈老师对照专业知识内容,进行了“科学思维线”和“价值培养线”的设计:在介绍石油的开采方式时,为学生详细介绍“铁人精神”与中国石油人的“三老四严”作风,激发学生的责任、使命和担当意识;讲石油炼制加工及其产品时,引申出“历经风雨,得见彩虹,拼搏进取,精彩人生”的人生道理。疫情期间,为了保障教学效果,陈老师积极主动应变、推进线上教改,将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巧妙地通过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重大疫情面前青年学生要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她在开学第一课上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前各种防疫物资,甚至是抗疫药物都与材料化学息息相关。”她精心准备的素材加上多年积累信手拈来的案例,激发了学生学好《材料化学》的决心和拳拳爱国情怀。学生们都说,陈老师的课堂深入浅出、气氛活跃,丰富的案例素材让课堂更加鲜活生动,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老师满满的热情和用心。
传道授业,弦歌不辍,这样的责任使命总有人愿意倾尽一生去承担:正如我们敬爱的陈老师,那位讲台上授业解惑的师长,那位书桌前潜心钻研的学者。一声老师,一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