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模范教师】刘永红:心怀大爱育桃李,无私奉献铸师魂

发布者:张钊发布时间:2022-05-10浏览次数:360


 
刘永红教授为本科生上课
刘永红教授指导学生科研
刘永红教授指导青年教师


刘永红教授自199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就一直在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从教20多年来,他一直潜心教书育人,致力科研创新,不仅真心关爱学生成长,也分外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一名大学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匠心精神,堪称新时代的师德楷模,赢得了全校师生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潜心教书育人,用无私大爱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

从登上三尺讲台,刘永红教授就一直努力做一位好老师。他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把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视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和享受。他常说:“我要做点燃学生思想火花的人。”而他也正是这么做的。

刘永红教授一直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每次讲课前,他都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每讲一堂课他都要用4倍的时间去准备。从教以来,他先后主讲过十余门课程,虽然课程内容不同,但他都一贯坚持“学会解决一些点滴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特长,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对每位学生的成长建立阶梯式平台,做出长远规划。刘永红教授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启发和素质培养。他认为只有教给学生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潜能,从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此,他一直在工作之余坚持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及时将自己的科研实践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他还积极支持学生开展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从教以来,刘永红教授一直在践行师德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用心去感染、激励每一位学生,培养出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维族学生艾白布阿不力米提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从大二开始跟随刘教授从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初始在语言沟通上有些障碍而且基础较差,为此,刘教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耐心指导艾白布如何查阅相关科技知识和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余时间手把手悉心指导艾白布如何绘制创新作品图、如何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和制造零件,以及如何进行整机安装调试等。在刘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艾白布先后有9件科技创新作品在国家和省级竞赛中获奖,先后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等。机电工程系主任、洪堡和香江学者纪仁杰博士对他的导师刘永红教授这样评价,“在数年的求学生涯中,我有幸遇到这样一位恩师,他心中有学生,甘做人梯,无怨无悔,始终为他人的幸福工作。”

二、致力科研创新,用出色科研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

刘永红教授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肯干才能出成绩”的育人理念,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科学研究中的巨人,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平台。多年来,刘永红教授逐渐把课堂拓展到了油田现场和国际会议会场,他带着学生在生产现场钻研,向国际高精尖学术进发,在一道道科技难题的破解中,实现了他创新育人的追求。

油气井出砂是困扰疏松砂岩油藏开采的一大难题,全世界的油气井每年因出砂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千亿元。为了破解出砂困扰疏松砂岩油气藏开采的重大科技难题,刘永红教授花费了5年多的时间,走访了20多个国内外油田、查阅了近万份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了数千次的科研实验,研发了能破解该难题的新工艺和新装备。2002年夏天,为了让这一新技术成果能尽快得到实际应用,刘永红教授坚持在生产现场,亲自带领工人对所发明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安装调试。生产现场处在东营的莱州湾,地方偏僻,水多荒草多蚊虫多,特别是夏天,白天气温通常35度起步。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刘教授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干就是两个多月!生产线上的每一个关键零部件、每一道关键工序,他都要亲自把关,以防出错。尽管付出了百倍的努力,技术投产后生产的产品在实际使用中还是出现了问题。当时公司负责人找到他,很生气地说:“你们的技术不行,我们的投资要‘打水漂’了!”刘教授听后虽然很难受,但他并不服输,当天立马就进入到生产现场,认真观察、分析每一个生产环节,每天持续工作10多个小时,一周之后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就这样,这一世界性难题被破解了,目前该成果已在30多个国内外油田推广应用,创造经济效益50多亿元。

三、关注青年教师,用满腔热情助力学科的快速发展

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合作。刘永红教授有一句口头禅,“我们学科的未来和希望是年轻人,应该尽可能多地给青年人创造机会,尽量发掘他们的潜力,形成一个梯队、一个团队。”

刘永红教授热心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他认为,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知识体系还是崭新的,只有为其提供优良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他们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在关键时刻伸手拉他们一把,既是对年轻人负责,更是对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负责。因此,他总是力所能及为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机会和帮助:有的老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他耐心地传授经验;有的老师想加工试验零部件,他非常热心地协助帮忙;有的老师申报科研课题,他帮着出点子想办法;有的老师要发表学术论文,他也忙着跑前跑后。他常说:“我们的学科就像是一棵‘树’,一棵小树苗产生不了多大影响,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勇于成为一枝树杈,那我们的学科就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对青年教师热情伸出援手的同时,作为学科负责人的刘永红教授也为机械工程学科的规划与建设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我校2001年成功申报了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点,2005年成功申报了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2006年成功申报了山东省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实现了机械工程学科建设的三大跨越。目前本学科已成为我国油气机械装备领域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代价”,刘教授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扑在了工作上,用他学生的话讲:“刘老师的眼中从来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属于他的假期只有每年春节的半天时间。”他的同事也钦佩地说:“刘永红是个十足的工作狂,这么多年了他平均每年回老家的天数不到一天!”

心系学生与未来,润物无声;埋首学术和科研,守正创新;献身教育与学科,甘为人梯20余年的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刘永红教授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先后获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山东省最美教师提名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