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基金申请经验总结-谷丙洛

发布者:相欣余发布时间:2015-12-01浏览次数:1382

1)研究基础积累。这一条是读博士和博士后第一年的首要任务。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值得培养的有潜力的年轻人,但是,这个社会不用“证据”说话是很难打动评审人的。个人认为一个博士后的基础积累包含:期刊论文、会议(邀请)、专利、学术期刊评审人、获奖等等。

2)研究申请书撰写。在确定要做博士后之后,马上准备博士后科学基金申请。很多人都是在博士后申请开始后才准备撰写,打着中与不中的尝试性心里。很显然,评审人也是很容易看出里面的毛躁部分。

3)优秀申请书学习。在我申请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时候,我在网上下载了很多份前些年获得一等资助的人员的申请书。这些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不认真看看别人怎样申请的,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4)合作导师评价。与其说合作导师评价,不如说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认为很“优秀”,自然很难说服评审人认为自己很优秀。也因此,要用简单的半页纸,把这些年自己积累的最好的最大的“亮点”写出来。

5)二级学科选择。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过程中,把所有二级学科相同的人放在一起比较。很明显,如果把自己的申请书放到一个特别容易出成果的方向上和他人比较,自己容易吃亏。所以,这一条也很关键。因此,要合理采用战术,避开强敌。

6)项目研究目的清晰。把项目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写成了要研究什么,这是最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7)项目关键问题撰写清晰。申请者把这部分写成了要重点研究什么,其实还是研究内容。实际应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把某个内容深入下去,或是把某个方案实施下去,会碰到什么样的科学问题或技术方面的瓶颈,打算如何解决,解决了会如何;这与研究内容是不同的,但与项目的创新性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项目的创新性可能就在这里体现,无论是方法、方案还是理论上的突破,是这里应该重点表述的,而不是研究什么内容。

8)创新点不宜过多。有些申报书中写了4-5个创新点,而且每一点几乎也写的是研究什么,或是研究了什么会怎样,其实还是写成了研究内容或意义,都不是创新点的表述。a) 关于创新点数量,这样的项目1-2个创新点足以;b) 关于创新的写法,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如果说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是一棵大树,那么栽树的人可谓诺奖级人士,他们培养出了树干,而粗枝分叉则是那些大牛们干的,他们搞出了分叉或交叉方向,小牛们有能力在分叉上又做出了一些小枝杈,而我等小虫能够在这些叉上培育出一两片树叶就很不错了(每一片树叶大小、形状其实都不尽相同),这就是我等能够做到的创新,只要它有意义。所以创新无大小,事实上在目前我国整体的科研水平下我们也做不出大的创新,特别是在方法和理论上的创新是非常难的。因此在本子中点出创新性时,千万不要用首创、首次、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这样的词语(至少我在评审标书时非常反感这样的说法),汉语博大精深,怎么委婉的表述创新性各有见智。

9)题目和摘要是关键。申请书的题目和摘要是评审专家最先也是最可能仔细阅读的部分。拟开展课题的关键内容和创新性应在题目展现出来,甚至可以说“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摘要部分需包含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的科学意义等内容,是申请书的精华凝结,申请者必须做到言简意赅。笔者建议背景介绍部分控制在2-3句话以内,留出足够的篇幅阐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科学意义,提升课题的立意高度。笔者自己的做法是先不考虑字数尽量写,然后再反复推敲和删减相对次要的部分,最终力求做到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