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石大主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做好2005年上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院部、机关部处室、直属单位:
    根据国家教育部、山东省人事厅的有关文件精神,经学校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现就我校2005年上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评审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科建设为出发点,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为核心,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强化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科学合理设置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积极推进聘任制改革,创建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的优良环境,努力造就一支业务水平高、素质优良的教师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在推荐评审过程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评审原则,规范评审程序,严格标准、条件和评审工作纪律,注重教学效果与工作业绩,宁缺勿滥。加强民主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把评议推荐和评审工作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评审工作质量。
二、评审范围
    评审人员范围是指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晋升高级职务人员其任职时间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申报晋升中初级职务人员其任职时间截止到2005年7月31日;凡符合国家各系列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基本任职条件和职称外语及计算机考试在有效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参加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非专业技术岗位不能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三、政策规定和具体问题说明
1.学历问题
    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者,应具备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以下简称《试行条例》)中规定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国民教育学历;取得后学历且后学历符合相应《试行条例》规定的,其资历从取得《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以后算起。
2.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问题
    申报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凡相应系列《试行条例》中有外语要求的,必须取得相应级别的外语合格证或达到合格线成绩,并在有效期内。拟申报平转系列的必须符合相应级别的外语要求。
申报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应参加学校或国家组织的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作为优选条件,不作为否决条件。
3.关于晋升教师系列人员教学业绩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今后对晋升教师职务人员的教学效果采取教学考核一票否决权制。对于不主讲本科课程或达不到本科教学基本工作量和质量的或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教师,不能评聘教授或副教授职务。凡教学效果考核连续3年在单位后10%以内的人员,原则上也不能晋升高一级职务。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评聘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对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晋升。具体审核由各院部把关,若出现问题,则取消当年评审指标。
根据教育部教社政〔2005〕2号文件精神,今后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要考虑教师担任辅导员、兼职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和业绩,专任教师晋升中级和副高级教师职务时,对担任一年以上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晋升。
4.年度考核
    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在规定晋升的年限中每年年终考核结果必须是合格及以上。
5.破格晋升问题
    根据我校目前师资队伍的现状,对于从国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获得博士学位且教学科研业绩特别突出、成果显著的教师,允许占岗位破格晋升教授。
6.平转系列问题
    由于工作需要,教师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因专业技术岗位变动需平转系列者,均须报高中级评委会评审。平转教师职务系列人员需在教学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经考核能履行教师相应岗位职责且教学工作量饱满;平转非教师职务系列需在相应岗位工作一年以上,考核合格方可申报平转。
7.服务期问题
    对于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继续实行任职后的服务期限制度,按石大东发〔2001〕82号文件规定执行。
8.会经统审中初级申报问题
    申报会计、经济、统计、审计等岗位中初级职务应参加国家统考, 取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后,由会经统审专业职务系列推荐小组向学校中初级评审委员会单独推荐, 不在原工作单位申报。
9.同行专家鉴定问题
    申报晋升高级职务人员须提交任现职以来代表本人最高业务水平、能力的学术论(论著)文(第一作者)以及主编或参编的教材等3篇(件)专家鉴定材料(一式两份);申报正高级职务由学校职改办统一组织鉴定,申报副高级职务由各二级职改组聘请专家统一组织鉴定;同行专家鉴定要遵循师生回避、亲属回避的原则,严禁申报者个人送审,鉴定结果当年有效。
10.评审费用
    评审费标准按(鲁价费发[2000]235号)文件规定执行: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60元;评审中级(含中级评审委员会推荐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60元;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00元。同行专家鉴定费用为:正高300元,副高200元。
四、评审组织与呈报程序
1.学校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各二级职改组都要成立由党政领导及副高级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织,报校职改领导小组批准后,具体负责与实施本职改组的推荐评审工作,小组成员若有直系亲属在本职改组申报的,执行评审回避原则。
2.评审工作坚持个人申报、组织考核推荐、单位资格审查、学校和单位组织评审的办法进行。凡申报晋升者,均需向本单位提出申请,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
3.坚持公正、合理和综合评价的原则。严格掌握标准条件,根据申报人的德、能、勤、绩等综合表现进行民主评议推荐,把政治思想、业务水平、贡献大小和工作需要结合起来,既要考虑业务水平,又要考虑综合表现和业务需要,并就申报人在政治思想表现、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评价。
4.由各二级职改组负责对申报人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必备硬化条件进行资格审查,校职改办复查;为增加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各单位推荐过程中,对所有申报人员的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资格证书、外语和计算机合格证书、述职报告、教学业绩、科研成果和获奖证书等)在本单位公开展评。并组织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一定的范围公开述职答辩和进行民主测评。
5.由各二级职改组对申报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进行评议排序推荐,对申报副高、中级和初级职务人员,要在岗位限额内评议推荐。对推荐人选按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分别排序后报学校职改办。
6.推荐排序结果要在本单位公示。在公示期内,对申报参评材料及评议结果有异议的,应署真实姓名,用书面材料反映。学校对反映的问题要核查,对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的,两年内不准参评,并视情况给予批评或处理。
五、评审工作中执行的文件
国家人事部文件:人职发[1990]04号和人职发[1991]11号、17号、18号文件及各职务系列《试行条例》;学校职改文件:石大职改[2003]2号和石大职改[2003]3号。
六、工作日程安排
4月6日,召开学校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4月20日,召开各二级职改组负责人会议,部署2005年上半年职称评审工作。
4月30日前,各二级职改组传达学校职评工作精神,并向学校报送申报晋升正高职务人员的同行专家鉴定材料;副高职务鉴定材料同步进行,由各二级职改组负责组织鉴定。
5月1日~20日,各二级职改组完成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申报、资格审查。
5月21日~31日,各二级单位组建2005年职改工作推荐评审组,报学校审批,完成推荐评审工作及公示期。
6月1日~6日,各二级职改组按时间安排顺序,向学校职改办报送个人评审材料。
6月7日~18日,整理各二级职改组推荐人员评审材料。
6月19日,召开学校中评委会议,完成山东省委托评审高级职务人员的推荐和学校中初级职务人员的评审工作。
6月24日~26日,召开学校教师和其它系列高级职务高评委下属学科组会议和高评委会议。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在学校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各二级单位要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评审评议推荐组,全面负责申报晋升人员的考核、评议和推荐工作。要切实加强参评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严肃评审工作纪律,各级评委和工作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认真负责地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附件:1.关于报送2005年上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有关问题的说明
        2.评审表格名称
 
 
中国石油大学
二○○五年四月十五日
附件1:
关于报送2005年上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申报我校有评审权系列的人员须报送的评审材料
(一)申报教师和其它系列高级职务须报送的评审材料类别与数量
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呈报表》或《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均为原件1份(A4纸型);
2.《申报教师系列高级职务硬化条件资格审查表》或《申报其它系列高级职务硬化条件资格审查表》原件1份(A4纸型);
3.《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信息一览表》原件1份及复印件25份(B4纸型);
4.《教授、副教授业绩赋分表》原件1份和复印件25份(B4纸型);
5.学历和学位证书、有效期内的外语考试合格证或成绩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6.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A4纸一页);
7.论文(著)与成果:申报正高级技术职务者送交5篇、副高级技术职务者送交3篇任现职以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本人最高业务水平的学术论文(著)或教材(其余部分的论文应交封面、目录、版权页复印件),科研成果、专利成果、获奖证明等证书,有关反映经济效益的财务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须附情报部门检索证明;
8.申报平转教师及其它系列高级职务,须按上述晋升的要求报送材料。
(二)申报教师及其它系列中初级职务须报送的评审材料类别与数量
1.《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申请表》原件1份(A4纸型);
2.《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呈报表》或《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或《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均为原件1份(A4纸型);
3.《申报晋升中级职称人员简况表》或《申报晋升初级职称人员简况表》原件1份(B4纸型),同时要提供数据软盘;
4.学历和学位证书、有效期内的外语考试合格证或成绩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5.申报平转教师及其它系列中初级职务,须报送《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原件1份;
6.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A4纸一页);
7.代表本人业务水平与能力的论文(著)和科研成果及获奖证书等不超过2篇(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二、申报我校没有评审权系列的高级职务人员,按山东省的规定报送材料
(一)高校教师(指体育、文学、艺术等学科)、高教管理研究、图书资料等系列高级职务须报送材料及要求:
1.《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或《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表》原件1份(A4纸型);
2.《高等学校教师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或《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原件1份及复印件25份(A3纸型);
3.学历及学位证书(原件,如学历证书丢失,须提交毕业生登记表原件,或经单位人事部门审核,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的毕业生登记表复印件);
4.有效期内的外语考试合格证或成绩单(原件)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或有效证明(原件)。申报高级职务还须提交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原件);
5.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要求用A4纸型打印)。代表本人最高业务水平、能力的论文(著)以及参编或主编的书籍、教材不超过3件(原件)。科研成果、专利成果、获奖证明等不超过3件(原件)。提交材料要与《一览表》中填写情况一致;
6.《“六公开”监督卡》原件1份。
二)申报出版系列正高级职务和会计、审计、卫生、中学教师等系列副高级职务须报送材料及要求:
1.《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原件1份(A4纸型);
2.《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A4纸型,原件);
3.《专业技术人员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一式25份(A3纸型打印,其中原件3份,其余可为复印件);
4.学历及学位证书(原件,如学历证书丢失,须提交毕业生登记表原件,或经单位人事部门审核,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的毕业生登记表复印件);
5.有效期内的外语考试合格证或成绩单(原件)、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或有效证明(原件);
6.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原件)或《教师资格证书》原件,单位公布聘任的文件或聘书原件;
7.任现职以来(最多不超过5年)的年度考核表。
8.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要求用A4纸型打印);代表性论文(著)、作品、成果及奖励证书等原件。其中:《一览表》中“任现职以来取得的成果及受奖情况”(以下简称“成果及受奖”)栏填报数量不超过5件;“任现职以来发表、出版的论文(著)、作品等”(以下简称“论文(著)、作品”)栏填报数量不超过5件,其中代表性著作不超过2部;
9.《“六公开”监督卡》原件1份。
三、申报人所在单位对报送材料应履行的手续和要求
(一)各二级职改组要对申报材料认真审查,严格把关,确实无异议的,在申报材料的相应意见栏中签署意见,负责人签字,加盖印鉴后,连同其他申报材料,由各二级职改组按规定时间报送学校职改办公室。
(二)申报破格晋升教授,须由院部写出破格晋升推荐报告,报学校审核。
(三)各二级职改组要填报《2005年中国石油大学推荐晋升高中级人员基本情况表》和《2005年各二级单位推荐晋升人员汇总表》各1份,并分别报送电子文档。
(四)《评审表》、《一览表》和《简况表》等要求一律打印或用软件录入,由各二级职改组审核、盖章,并上报数据盘。填报的各种表格均可从人事处主页上下载。
(五)申报学校有评审权系列高中初级职务的,由二级单位作为呈报单位进行审核并报至学校高中级评审委员会评审;申报学校无评审权系列高级职务的由学校作为呈报单位,委托山东省有关部门相应的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
(六)上报评审材料必须手续完备、内容齐全、真实;填写与打印材料要正规、整洁;填写时须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字迹要工整、清楚;不得漏填、漏报、缺页。上报材料中需要复印的一览表,按要求的纸张复印,并在左侧留出装订边;其它没有明确要求的上报材料均用A4纸张复印。
(七)上报材料档案袋必须坚固,封面上要清晰标注出申报人姓名、呈报单位、拟晋升职务、晋升方式、系列、学科名称等;并根据论文、科研成果级次高低编号列出材料清单。
    四、评审材料填表说明
(一)申报表格中的项目不能漏填,无需填写或没有的填“无”,不能置空。
(二)申报材料中的“工作单位”、“呈报部门”一律使用法定全称,“呈报部门”填二级单位名称并加盖单位公章。“所从事专业”须按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中规定的专业名称填写,如没有明确规定的,据实填写规范名称。
(三)“学历”应填报国家承认的学历。应填报与申报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学历(后学历须符合条例要求),获得国民教育学历的,分别填写为“研究生、大学、大专、中专、高中及以下”,1970~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学历填写“大学普通班”。
(四)“毕业院校及专业” 、“毕业时间”填写:×校×专业,×年×月。
(五)“聘任时间及年限”中“聘任时间”填写第一次受聘现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年限”则填写聘任累计年限,年限计算到申报当年的年底。采取时间/年限的填法,例:1998年10月连续聘任至今,累计聘任5年,填1998.10/5,中间有间断,累计聘任3年,填1998.10/3。
(六)“任现职以来各年度考核结果”栏应按实际考核确定的等次填写。
(七)“晋升方式:填写“自然”或“破格”。
(八)“任现职以来成果及奖励情况”栏的填写
1.要填写任现职以来的获得成果和奖项情况。
2.同一成果的不同奖项只填写最高奖项;
3.“时间”填写证书落款时间,×年×月;
4.“位次”填写:成果、受奖等系个人独立完成的填写“独立”;与他人合作完成的,采用申报人位次/合作人数的填法,如:申报人为第1位完成人,系3人合作完成的,填写:1/3,依此类推,所有申报表格中的“位次”栏均依此法填写。
(九)“任现职以来论文、著作、作品等发表情况”栏的填写
1.要填写任现职以来发表的论文、著作、作品情况等;
2.要填写发表在正式刊物上具有全国统一刊号(CN、ISSN)的学术性报刊上的论文、作品,公开出版的具有统一书号(ISBN)的著作;被SCI、EI、ISTP收录要有检索证明;
3.“时间”填写报刊或著作的出版时间:×年×月;
4.“题目”的填写,先注明“论文”、“著作”,然后写作品名称。如“论文:《××高校面向21世纪改革研究与实践》”;
5.“报刊或出版社”填写报刊或出版社的法定全称。
(十)“任现职以来论文、著作、作品情况”和“任现职以来成果及受奖情况” 栏,要有选择性地提供任现职以来最能反映其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代表作,要按代表作水平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顺序填写,不要杂乱无章的罗列,并编号排列。一项内容不得在以上两栏中重复填写。上述材料的截止时间为呈报的截止时间,超期的不予认可,不予受理。
(十一)“任现职以来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或成绩” 栏,要总结任现职以来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或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填写要简明扼要,主次分明,包括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工作量、取得效果等。
五、评审材料报送时间与地点:各二级单位评审材料具体报送时间安排和地点由职改办另行通知。
 
 
 
 
 
 
 
 
 
附件2:
评审表格名称
 
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呈报表
2.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
3.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
4.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信息一览表
5.申报教师系列高级职务硬化条件资格审查表
6.申报其它系列高级职务硬化条件资格审查表
7.申报晋升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业绩赋分表
8.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
9.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申请表
10.申报晋升高级人员基本情况表
11.申报晋升中初级人员基本情况表
12.各二级单位推荐晋升人员汇总表
13.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表
14.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
15.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
16.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
17.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
18.山东省高等学校党校教师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
19.山东省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
20.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六公开”监督卡
版权所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